排水陶管及與配件發(fā)表時間:2020-04-07 09:59 排水陶管及與配件 標準名稱 排水陶管及與配件 標準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標準名稱(英) Vitrified clay pipes and fittings for drainage 國際代碼 UDC 666.73 標準號 GB 4670-84 標準發(fā)布單位 國家標準局 標準發(fā)布日期 1984-09-03 發(fā)布 標準實施日期 1985-07-01 實施 標準正文 本標準適用于排輸污水、廢水、雨水或灌溉淫水所用的承插式陶管及配件(以下簡稱陶-管及配件)。 1 規(guī)格形狀 1-1 直管的規(guī)格和形狀如圖1和表1。 1-2 配件的規(guī)格和形狀如圖2~4及表2~4。配件的壁厚及插口尺寸與相應公上徑的直管相同。 1-3 其他規(guī)格形狀的直管及配件可由供需雙方商定。 1-4 在承插口連接部位以適當間隔刻劃深約3mm的環(huán)形溝槽,其數量如下: 公稱直徑, mm 溝槽的最少圈數 50~150 2 >150 3 表1 直管規(guī)格 mm ——————————————————————————————————————— 管型 公稱直徑 內徑 管子有效長度 管身壁厚 承口壁厚 承口深度 承插口間隙 承口傾斜 Dg d L δ t Ls ds-d1 H ——— 2 特型 50 50 300,500 14 ≥10 ≥10 ≥10 ≈4 75 75 100 100 17 ≥50 150 150 18 ≥13 ≥55 ≥12 ≈5 200 200 20 普型 250 250 500,600,700, 22 ≥16 ≥60 ≥15 ≈6 300 300 800,1000 24 ≥20 400 400 30 ≥24 ≥70 ≥20 500 500 35 ≥28 ≥80 ≥25 ≈7 600 600 40 ≥32 特型 800 800 45 ≥30 1000 1000 50 ≥36 ≥90 ≥35 ≈8 ———————————————————————————————————————— 標志示例: 直管Dg100×1000表示公稱直徑為100mm,長為1000mm的直管。 表2 彎管規(guī)格 ——————————————————————————————————————— 公稱直徑 內徑 α=30° α=45° α=60° α=90° Dg d L1 L2 L1 L2 L1 L2 L1 L2 50 50 120 140 150 150 150 150 150 75 75 130 150 200 200 100 100 220 220 220 150 150 140 160 220 220 200 200 150 180 200 260 300 300 330 330 250 250 160 200 220 280 350 350 300 300 180 220 240 300 330 330 380 380 400 400 200 250 300 400 350 350 400 400 ——————————————————————————————————————— 標志示例: 彎管Dg100×90°表示公稱直徑為100mm的90°彎管。 表3 45°三通管規(guī)格 mm ——————————————————————————————————————— 公稱直徑 主管內徑 支管內徑 主管有效長度 L1 L2 Dg d d′ L 50×50 50 50 150 180 75×75 75 500 165 190 75×75 75 180 210 100×50 50 100×75 100 75 200 230 100×100 100 220 250 150×100 150 250 290 150×100 150 280 200×100 100 600 300 320 200×150 200 150 320 360 200×200 200 380 420 250×100 100 320 340 250×150 150 340 380 250×200 250 200 400 440 250×250 250 420 460 300×100 100 390 410 300×150 300 150 410 430 300×200 200 480 500 300×300 300 520 570 400×100 100 800 450 420 400×150 150 480 450 400×200 400 200 520 470 400×300 300 560 490 ——————————————————————————————————————— 標志示例: 三通管Dg100×50×45°表示主管內徑為100mm、支管內徑為50mm的45°的三通管。 表4 90°三通管及四通管規(guī)格 mm ———————————————————————————————————————— 公稱直徑 主管內徑 支管內徑 主管有效長度 L1 L2 Dg d d′ L 50×50 50 50 75 75×50 75 500 85 250 75×75 75 90 100×50 50 100 100×75 100 75 105 100×100 100 110 150×100 150 130 150×150 150 200×100 100 600 200×150 200 150 160 300 200×200 200 250×100 100 250×150 150 180 250×250 250 250 300×100 100 300×150 300 150 220 300×300 300 400×150 150 800 240 400×200 400 200 260 400×300 300 280 ——————————————————————————————————————— 標志示例: 三通管Dg100×50×90°表示主管內徑為100mm、 支管內徑為50mm的90°三通管。 2 技術要求 21 外觀質量 2-1-1 陶管外觀缺陷不應超過表5的規(guī)定。 表5 陶管允許外觀缺陷 mm ——————————————————————————————————————— 缺陷名稱 允許范圍 一級品 二級品 管身裂紋 內壁:不允許 內壁:寬≤1,每處長≤30, 累計長≤60 外壁:寬≤1,每處長≤35, 外壁:寬≤1,每處長≤50, 累計長≤80 累計長≤160 承口裂紋 內壁:寬≤1,長≤25,允許3條 內壁:寬≤1,長≤50,允許5條 外壁:橫紋寬≤1, 外壁:橫紋寬≤1, 累計長≤1/4周長; 累計長≤1/3周長; 豎紋寬≤1,長≤30不連及 豎紋寬≤1,長不連及管身, 管身,允許1條, 允許5條 承口底部 橫紋寬≤1,長≤1/4周長; 橫紋寬≤1-5,長≤1/3周長; 裂 紋 豎紋寬≤1,不連及管身 豎紋寬≤1,不連及管身 累計長≤20 累計長≤80 插口外壁裂紋 寬≤1,累計長≤50 寬≤1,每處長≤50,累計長≤200 粘 疤 內壁:不允許 內壁:深(或高)≤2, 外壁:深(或高≤3, 面積≤30×30,允許2處 面積≤30×30,允許1處 外壁:深(或高≤3, 面積≤30×30,允許2處 缺 釉 內壁:不允許 內壁:總面積≤100×100 外壁:總向積≤50×50 外壁:總向積≤150×150 熔 疤 內壁:面積≤5×5 內壁:面積≤100×100 深≤壁厚的1/5,允許1處, 深≤壁厚的1/4,允許1處 外壁:面積≤10×10 內壁:面積≤20×20 深≤壁厚的1/4,允許1處, 深≤壁厚的1/4,允許6處 鼓 泡 直徑≤15 直徑≤40 砂 眼 直徑≤5,深≤3,允許5處 直徑≤6,深≤3,允許15處 磕 碰 長≤30,深≤壁厚的1/3,允許2處 長≤50,深≤壁厚的1/2,允許3處 ——————————————————————————————————————— 2-1-2 除陶管及配件的承插口連接部位及承口底部、插口端面不施釉外,其余部分均應施釉。施用鹽釉的產品不受此限。 2-1-3 用質量不大于100g的金屬錘輕輕敲擊陶管及配件中部應發(fā)出清 2-2 尺寸公差 2-2-1 管子尺寸公差不應超過表6的規(guī)定。 表6 陶管尺寸公差要求 mm ——————————————————————————————————————— 公稱直徑 允許公差 承插口橢圓度 內徑 壁厚 長度 彎度 端面斜度 50 ±2 ±2 3 5 75 ±3 ±2 3 6 100 ±4 ±2 4 7 150 ±6 ±2 4 8 200 ±8 ±2 公稱長度 公稱長度 5 9 250 ±10 ±3 的±2% 的1% 5 10 300 ±10 ±3 7 12 400 ±12 ±3 7 14 500 ±14 ±4 10 17 600 ±16 ±4 10 20 800 ±18 ±5 10 25 1000 ±20 ±5 10 30 ——————————————————————————————————————— 2-2-2 各種配件的尺寸允許公差與相應公稱直徑的陶管相同。彎管、三通管及四通管的-角度偏差應不大于±5°。 2-3 物理化學性能 2-3-1 陶管的抗外壓強度不應低于表7的規(guī)定。 表7 陶管抗外壓強度要求 —————————————————————————————————————— 公稱直徑 抗外壓強度 mm kgf/m (kN/m) 100 1600 (15.7) 150 1600 (15.7) 200 1600 (15.7) 250 1600 (15.7) 300 1600 (15.7) 400 1750 (17.2) 500 2100 (20.6) 600 2330 (22.6) 800,1000 按協(xié)議要求 ——————————————————————————————————————— 2-3-2 陶管與配件的吸水率應低于11%。 2-3-3 陶管與配件承受0??7kgf/cm2(69kPa)水壓,并保持5min,不得有滲漏現象。 2-3-4 陶管與配件的耐酸度不得小于94%。 2-3-5 公稱直徑100,150mm,長度不小于1m的陶管的抗彎強度不應低于表8的規(guī)定。 表8 陶管抗彎強度要求 —————————————————————————————————————— 公稱直徑 抗彎強度 mm kgf/cm2 (MPa) 100 60 (5-9) 150 70 (6-9) —————————————————————————————————————— 3 試驗方法 3-1 外觀質量檢查用目測配合使用刻度為0??5mm鋼板尺進行。 3-2 規(guī)格尺寸按GB2837-81《陶管尺寸及偏差測量方法》進行。 3-3 抗外壓強度試驗按GB 2832-81《陶管抗外壓強度試驗方法》進行。 3-4 吸水率試驗按GB2834-81《陶管吸水率試驗方法》進行。 3-5 耐酸度試驗按BB2835-81《陶管耐酸性能試驗方法》進行。 3-6 水壓抗?jié)B試驗按GB2836-81《陶管水壓試驗方法》進行。 3-7 抗彎強度試驗按GB2833-81《陶管抗彎喲度試驗方法》進行。 4 檢驗規(guī)則 4-1 檢驗項目 4-1-1 必檢項目:外觀質量、尺寸與公差、抗外壓強度、吸水率、水壓抗?jié)B。 4-1-2 選檢項目:耐酸性能、抗彎強度。 4-2 驗收規(guī)定 4-2-1 以相同工藝條件生產的同一規(guī)格的1200~2500根管作為一批。 不足1200根,按協(xié)議驗收。 4-2-2 外觀質量與規(guī)格尺寸檢驗時,從一批管中抽取20根管進行。如檢驗結果均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則這批管應予以驗收;如不合格管數達到3根,則認為這批管不合格,不予驗-收;如有1根管或2根管檢驗結果不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則再取20根管繼續(xù)檢驗,兩次檢驗累-計不合格管數達到4根時,則認為這批管不合格,不予驗收;累計不合格管數不大于3根,則-應予驗收。 4-2-3 抗外壓強度檢驗時,從一批管中抽取3根管進行。如檢驗結果均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則這批管應予驗收;如不合格管數為2根時,則認為這批管不合格,不予驗收;如有1根管檢驗結果不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則再取3根管繼續(xù)檢驗。第二次檢驗的管均符合要求,則認為這批管合格,應予驗收,否則不予驗收。 4-2-4 吸水率檢驗時,從一批管中抽取3根管進行,每根管至少取一塊試樣。所得試樣吸水率平均值如不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則這批管不予驗收。 4-2-5 水壓抗?jié)B檢驗按4-2-4進行。 4-2-6 耐酸性能、抗彎強度由供需雙方商定,并分別按4-2-4,4-2-4進行檢驗。 4-2-7 凡因外觀質量或尺寸超差而不予驗收的產品,允許生產廠逐根檢驗,挑選補齊一 個批量后再交付驗收。 4-2-8 如需方提出要求,廠方應允許需方代表在廠內從一批管中抽取試樣進行驗收檢驗。如試驗證明產品合格則全部試驗費由需方承擔。如試驗證明產品不合格時,則全部試驗費用由廠方承擔。 5 標志出廠合格證 5-1 標志 必須在管或配件的插口端外表面凹印上或用不易消失的顏料標明產品商標或生產廠名稱、級別。 5-2 出廠合格證 發(fā)貨時,廠方須將出廠合格證隨發(fā)貨單寄給需方,其中應載明下列內容: a.合格證編號; b.生產廠名稱及廠址; c.產品名稱、規(guī)格、級別、數量與生產年月; d.產品所符合的標準編號; e.檢驗部門及檢驗人員簽章。 6 包裝、運輸與存放 6-1 包裝 產品包裝按供需雙方協(xié)議進行。 6-2 運輸 運輸時應將產品穩(wěn)固擠緊,以防震動碰撞造成損壞。套裝運輸時,內外管間必須充草。裝卸時要小心輕放,嚴禁拋擲。 6-3 存放 產品應存放于平坦場地上。不同規(guī)格、級別的管應分別堆放。堆放時最下一層管應以木楔固定,以防堆垛塌倒,堆垛高度應符合表9的規(guī)定。 表9 陶管堆垛高度 —————————————————————————————————————— 公稱直徑mm 50~75 100~150 200~250 300~400 堆垛層數 不超過15 不超過10 不超過7 不超過5 —————————————————————————————————————— 附錄A 外觀缺陷術語解釋 (參考件) 裂紋:成品上不貫通的裂縫。 粘疤:粘接外物而造成的成品殘缺或突起。 缺釉:成品釉面局部無釉。 熔疤:易熔物而造成表面的孔穴或開口突起。 鼓泡:成品表面的包狀突起。 砂眼:成品表面不貫通的小孔。 磕碰:由于碰撞等原因而造成的殘缺。 —————————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yè)局提出,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yè)局山東工業(yè)陶瓷研究所歸口 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山東工業(yè)陶瓷研究所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郄君乾、沈際康、荊忠錄、于仁平、都大元。 本標準委托國家建筑材料工業(yè)局山東陶瓷研究所負責解釋。
文章分類:
玻璃知識
|